早在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手机应用里推出了一款余额宝理财产品,通过把支付宝里的资金转移到余额宝里,可以产生高于银行定期的利息,举例说明2013年,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接近7个点,这个收益率比当年银行5年定期存款的利率还高一点,关键是还可以自由存取,余额宝这款理财产品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目光,很多人看到利息的可观收益后,都开始把银行卡里的钱转移到余额宝里,截止到同月月底,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二百五十多万,累计转入资金六十多亿,余额宝的推出,也算是开启互联网金融时代一个标志。
对于我个人来说,对于余额宝的投资,则要开始于2014年的一月份,第一次试水了500块钱,后面开始陆续追加到了几万块钱,那个时候可能同事之间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互联网理财了,以致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传遍了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这之前,我跟DY同学还投资了陆金所的一款理财产品,固定期限的,时间是一年,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工作已经换到了平安公司,陆金所则是平安的旗下公司,算起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收益利率还是比较可观的。
对于一个软件开发人员来说,要按照一系列的规则计算出每个账期的金额好像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开始参与的下一个项目,就在实打实的计算账期了。为建银置业公司设计开发的一套资产管理系统,就是我要参与的下一个项目,我还不是最早参与这个项目的,因为等我2014年5月份到岗的时候,软件的需求分析和基本的架构已经成型了,我们下步要做的就是按照项目的开发周期实现各个功能点,而这个项目大约只有半年的开发周期。
在项目的人员安排上,技术负责人是XK,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位Senior Consultant, 之前没有见过(当几年后我开始写作该系列文章时,在青岛行的那次旅游视频中,见到了他的影像,只是当时都不认识),这还是第一次合作,另外还有6位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4位,业务需求分析人员1位,UX设计人员1位,甲方的业务联络人则是一位女士,人很年轻,也很好交流。在人员配置上,以我个人的理解,算起来这应该是一个中型项目了。
鉴于建银置业公司在虹口区北外滩的位置,从交通上来说,那时候12号地铁线的西段还没有开通,我要经常坐88路和37路公交车进行通勤,还有地铁2号线,通常早上为了赶时间会坐地铁到南京西路,然后换乘37路公交车,等到下班的时候,如果时间不太晚的话,则坐37路公交车换乘88路公交车回到住处,单程的通勤时间要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公交车有延误的话,时间还要长些,这大概是我毕业上班以来,通勤时间最长的一个项目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