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职培训进入第二周的时候,3月10日,我的另一个本科同学TYZ也要来上海了,从长沙过来的,已经三年不见,依然风采不减当年。依稀记得在本科即将毕业的时候,我们同学几个在饭店聚餐的情景,那时候谁找到工作谁请吃饭,那次聚餐,我好像喝了四瓶啤酒,还有个同学直接钻到桌子底下了,毕业之际,谈到离散,《离散数学》的离散,总会有些伤感。三年后的今天,在一个异乡之地,繁华之都,我们又要见面了,往年的场景总是历历在目。
TYZ是带着一个行李箱来上海的,三个人走步迈进房间的们,放下行李和背包,出去吃个晚饭,交谈中得知,他这两年一直在长沙工作,仍然使用C#开发,并和另一个人合伙开发了一个英语单词学习软件,图文并茂的那种,他负责技术开发,另个合伙人负责销售,只是某些原因分散了。
十年前的那个时候,英语类学习软件还不像现在这样普遍,也没有微信,小程序,APP之类,大部分的软件还是基于桌面端的,直到后面乔布斯帮主打破了这个垄断,Google推出了Android系统。
住在出租屋,一张条形桌实在放不下三个笔记本,于是我们决定出去买套桌凳。在后面一个周末,吃完早饭,我们坐公交来到了北蔡。走了不知道多长时间,才找到一个家具店,于是在店里买了一个木质凳子,还有一单人办公桌,办公桌面的下方有三层储物架,木质隔板,刚好用来放书籍。
三个人,一人拿凳子,两人拿抬桌子,为了顺便欣赏下周边的风景,我们决定走路回去,只是没想到,这一下就走了2个小时,中间还在路边捡了个树枝抬着凳子,年轻人就是这样有活力。
直到现在,这个凳子和这张桌子还在我的家里发挥着作用,已经十多年了。
同学来到上海,工作上从头开始,复习基本知识,网上投递下简历,直到3月底,我们公司刚好有招聘职位,于是在我的内推下入职了我们公司,而且还分配到了同一个组,我仍然在右边第一列第三个位置上,他在第二列第一个位置上,多年后的某天,同班同学工作在同一个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