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里,需要考虑再换个房子租,现在是住不下了。几经辗转之下,找到了位于杨高南路一个小区,名字记得是六里。那是个新建的高层小区,地面上还堆放着未用完的建筑材料,空气中弥漫着石灰粉的味道,耳中不时传来电钻的轰鸣声,诉说着这个新小区的勃勃生机。
我们租的是一个位于七层的一间房,也是群租的改建房,依然是二房东在背后运筹帷幄整个布局。我们租的那个房间还是很好的,崭新的橱柜,一张条形桌,一张崭新的双人床,席梦思床垫上还保留着未撕去的塑料保护膜,宽敞的阳台偷过来明媚的阳光,让人感觉温暖。
租金是750元,两人分摊,至此,居住问题算是解决了。
空闲时间可以写毕业论文,整理各种分散的材料,一遍遍的画各种图。DY就职的公司是采用Java开发的,于是我们这里摆了很多Java书。至今,我的书柜里还摆了一本《J2EE 开源编程精要15讲》,2009年8月第二次印刷,售价39.8元;一本《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本科毕业设计时带过来的;《深入浅出MFC》第2版;《OpenGL编程指南》第7版。
那时候 .NET、C++和Java的市场占用率,还不像现在这样悬殊,后来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使得Java的市场占有率一骑绝尘,现在的现状就是满大街的Java,却很少有.NET和 C ++ 开发人员。
到了实习报到的日子,带着公司HR要求的各种材料,坐地铁7号线转2号线到金科路来到公司地点,位于金科路地铁站附近的浦东软件园。那是一个四层的独栋办公楼,矗立在各办公楼之间,紫红色的外墙透漏着些许庄严和商务感。
进入办公楼,找到前台,前台在得知情况后电话通知了HR,HR做了自我介绍,正是邮件中的那个人,至此是见到真人了,清瘦的身材,带着一副眼镜。随后跟着HR的指引,提交材料,发放工卡,走上3楼,穿过一个只有打卡才能打开的门,然后进了一个房间,便被引导到了早已安排的座位上。各座位之间通过物理隔板隔离,座位上一个凹弧的桌面,桌面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显示器,鼠标连着线延伸到桌子下,桌子下面是一台台式主机,一张旋转座椅紧靠着桌面。每列4个座位,整个房间共有4列这样的座位,而我的座位位于进门右手边第一列第三个座位上。窗户是关上的,窗帘是拉上的,天花板上几列条形白炽灯照的整个房间光明透亮,中央空调常开,交换着内外空气。
关上窗户,窗帘,是公司的安全要求,这是公司的风格,在以后的公司中,是没有这样的安全要求的。
根据公司的实习安排,接下来的日程中会有培训,一系列的培训…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