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明年(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2016年年初,一时间,去库存的新闻席卷各个媒体,这次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也在坚定不移的执行着去库存的政策,甚至把首套房首付的比例降到了2成,看见当下的利好政策,核算着手里的存款,这次大概是可以买房了。截止到现在,工作了不到5年,手里的存款已经被清空2次了,第一次大约是2012年,在工作一年之后,家里姊妹因为超生问题需要缴纳罚款,记得开始说是要罚款3万的,我这边汇款了1万多回去,手里没几个钱了,再后来家里要翻盖房子,我又汇款了1.5万回去,然后手里的存款算是被清空了;第二次是准备结婚的费用,还好那时候的结婚费用不是太高,然后手里的存款又被清空了。
从2014年结婚之后到现在两年的时间,三口之家到现在算是积攒了一点钱,本来计划再等几年买房的,这次政府直接来了去库存降首付的操作,过年时节再回家找亲戚借点钱,按照首付2成计算,看样子是可以买房了,不过只能买在郊区,在周末休息的时间,我们先去看了嘉定马陆那边的楼盘,售楼处那位捂盘惜售的样子至今记忆犹新。
盘算下来,我们还是买在青浦更有可能,按照我们现在两个人的上班地点,将来住在青浦然后坐地铁17号线上班。虽然17号线计划是在2018年年底通车,我们可以住在当前地址,等地铁通了再搬过去,那时候孩子差不多也该上幼儿园了。
看房子是很累的,花了几个星期,从青浦的嘉松中路位置一路向西看到青浦城区,2016年2月底,最后选择了一个区域,该区域外面就有幼儿园和小学,将来孩子上学方便,最主要的是这里我们买得起。在该区域看了几套房子,最后有意向的留下了三套,三选一,应该就在这其中了,有意思的是,当我们还在外面逗留准备坐朱徐线公交回去的时候,有个中介电话过来说其中一套已经被别人预订了,可见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多么的热闹。
等第二周周末,我们又带着上海的姑父过来看了一次,二选一,其中一个是二居室,另外一个是小三居室,最后确定了那套小三居室的房子,跟房东在中原地产的中介处签好居间合同,交好定金,等房屋网签之时,已经是2023年3月14日了。
这个网签的时间点还真被我们提前赶上了,因为“2016年3月25日,上海市召开政府新闻发布会,并介绍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相关情况,三项关于上海买房的新政策**,比如非上海市户籍要在上海买房,购房资格由2年变成了5年, 同时提高非上海市家庭购房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年限:社保及个税需连续缴纳满5年才在上海购房。”,按照新的指导意见,我们再拖下去就要被限购了,按照社保计算,要被限购到2016年的10月份,即7个月之后。
上海市的去库存政策,风风火火的执行了很短时间,而购房政策的各个政策的执行是按照网签时间计算的。后来等到我们推着婴儿车过来办理过户的那天,给我们介绍房屋的中介脖子上已经带上了很粗的金项链,而过户的房屋交易大厅里,已经收到了上面的要求,不满足5年社保政策等要求的买家可以不用等待直接回家了,在这点上,我们是幸运的, 只不过手里的存款第三次被清空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