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5日是猎头安排的第二家公司预约的日期,具体时间定在下午2点钟,公司地点在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这个距离对于上下班还是很方便的。职位JD描述中要求大学学历,三年以上开发经验,了解单元测试和测试驱动开发技术,还有其他前后端技术的要求。
按照预约日期准时来到这家公司,在HR的引导下穿过办公区域来到会议室,开始也是做了一套笔试题提交给公司HR。等待一小段时间后,面试官带着我做的面试题和空白A4纸过来了,在基本审阅过笔试题后,现场写了几道算法类的程序,其中有一个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这是一个递归算法,面试官还特意提到了加法算式中数字的大小在计算机的表示范围内,这可是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因为理论上这个数列可以一直加下去直到超出计算机的表示范围,这点我在现在公司的一个笔试面试中就曾遇到过。
记得参加那次的笔试面试,还是在我现在公司的对面公司里,当我按照经理的安排过去面试时,他们出了一个乘法题,要求计算两个超大数字的乘法,还特意说明了该数字超出计算机的表示范围,这种题目在之前还没有遇到过,当时思考半天回想到了大学中《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一个介绍数字计算章节中的内容,只可惜时间太久远了,最后七七八八的考虑模拟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参与计算的数字都是用字符串类型来表示的,只是最后超出了一小时的笔试时间,后来查了一下,总共有三种计算方式,除了我的竖式方式外,还有传统乘法和分而治之两种方式,这其中竖式方式的代码量最少,只是我走错方向了。
在这之后还曾经参加过两次其他公司的面试,其中一家在使用Sitecore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系统,Sitecore我一直不太看好,可能当时真的被伤到了;另一家是个国企单位,在跟当时面试官的交谈中知道应该要经常出国的,现在我老婆已经怀孕了,这不是当前情况的最优解。最后综合考虑下来还是选择了南京西路这家公司,对于一个独闯上海的外来人来说,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立足下来,外资企业的工资毕竟还要高些,另外这家公司还提供了补充公积金,对于我后面几年的购房计划还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还有个七年的居转户绩效考核在那里,社保不能断,这点跟本地的上海人比较,外地人的痛苦点就在这里,我上海很多同事在换工作时都会先休息一段时间,出去旅游什么的,他们没有社保不能断的压力。
确定了入职公司发出的Offer和最终的入职日期,就可以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顺理成章的等待入职了。与上家公司的工作模式不同,在这家公司里个人的职业发展完全是由一个一个项目累积起来的,不同的项目会使用不同的技术,认识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工作风格,同样也会随着项目的切换,与不同的人擦肩而过,也许再也不会有交点,正如歌里唱得那样“成为了彼此的过客”,但是我仍然要感谢这些项目和这些项目里的人,他们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见识,荡涤了我的心灵。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