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的一月份,一部电视剧《大槐树》映入眼帘,这是一部讲述明朝初期官方组织的一次山西洪洞百万大移民的故事,作为那次移民的后代,从小时候开始就听得村里的老年人一遍一遍的讲述着这样的故事,算到现在,已经一代接一代讲述了六百多年了,在我这个宗支里,“破锅牛”的传说也传了一代又一代,到我这里是十四世,时间上计算下,应该不是从明初那次算起的,可能三百年前中间又分支了一次。在这个电视剧中,还真的有摔锅分家的镜头,我同学当时还打趣说,你应该跪着看这段,不管怎样,也不能事事都跪,万一跪错了呢。
这年的新年最后一天是27号,我们年后请了几天假去登记一个结婚证,于是2014年的1月29日就是结婚证上的那个登记日期,至于费用,也不是网上所说的9块钱,流程也不是电视剧中提到的那么繁琐,不管网络还是电视剧,在人生大事前面总是会做很多的铺垫,展开又展开之类的烘托,但是现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时机到了,一切都是顺理成章。
年后回到公司,新年新气象,公司里还是充斥着新年的喜悦之情,只是像我这种刚从项目上下来的人,不大可能上岗新的项目,毕竟在新年的这段时间里,其他公司的人员可能还没有到岗,预算安排也没有确定。公司领导层临时决定安排几个人做一个学习性的内部项目,技术选择上是关于Sitecore的,Sitecore对于我来说还是全新的,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产品,万里长征第一步还是从学习开始。
关于Sitecore,这是一个基于ASP.NET开发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CMS),另外还有一个电子商务系统(eCommerce),也就是说,基于这两套系统,你可以为客户开发一套从前端到后端的电子商务系统,而我们的目标猜想就是开发一个试点项目从而达到掌握这两套系统的目的。
关于这个Sitecore内部项目,在功能点的选择上,像购物网站一样,实现前端产品显示,加入购物车,购买及订单结算功能。但是实际开发操作下来发现还是很难的,作为一个新手,市场上也没有多少可以学习的材料,只能一步步的走,见招拆招,往往实现一个小的功能点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因为实在找不到该从哪里入手,调用哪个接口比较合适,就这样跌跌撞撞的持续了三个月时间,然后就被一个新的真实的项目解放了。
现在看来,对于Sitecore这套系统,我还是有些顾虑,在以后的几年里,关于Sitecore的职位,偶尔还有猎头联系我,只是都被我推掉了,时间太长,也没有真正做过项目,技术点都忘得差不多了。不知道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市场上的学习资料是不是够多了,系统中是不是还存在那么多的冗余代码,系统中自带的实体类的字段是不是有些根本用不上,有些根本又没有。当然网上还是有很多成功案例的,他们的后台代码是不是整洁些了,对于市面上的系统,我还是倾向于学习他们的理念,然后从底层开发自己的项目或产品的,当然,跟拿来主义比较,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宝贵的预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