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6月10日和11日的周末两天绝对是当年过得最特别的两天了,在以前或现在的生活中,还从没有连续两天参加两场活动的经历,报名参加社交活动,聆听一下当今的业界同仁都在做什么,还是很有意义的。
周六参加的活动是Google I/O活动,Google I/O是由谷歌公司每年举办的开发者大会,通常用于展示新的技术、平台和产品。国外的活动通常包括主题演讲, 活动开始时,谷歌高管通常会发表主题演讲,介绍公司的战略愿景、新技术和产品;技术会话和工作坊, Google I/O提供各种技术会话和工作坊,涵盖了各种主题,包括Android、Web开发等,这些会话通常由谷歌的工程师和专家主持;产品发布,Google I/O是谷歌发布新产品和服务的平台;开发者社区互动,Google I/O是开发者社区的盛会,参与者可以与其他开发者、谷歌员工和合作伙伴互动,分享经验和见解。
当然,对于国内的开发者,极大部分的人是无法参加国外现场互动的,这时国内就会有组织者举办国内地区版的Google I/O活动,这次活动的举办地就在桂林路华鑫中心,活动结束后还有一个大合影,数了下人数,共有65人。有意思的是当我把这张照片分享到个人社交平台时,我曾经的本科同学居然认不出我来了,算下来从本科毕业开始到现在已经有9个年头了,人的记忆都开始模糊了。
周日参加的活动则是阿里巴巴的云栖大会,这个大会比起昨天的Google I/O活动,还是很有档次的,照例阿里云官方也会介绍一些最近一年发生的事情,比如去年的诸神之战,产业互联网,灌木化生存,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方糖小镇,银杏谷资本等,很多单词如果没有参加的话真得都无法知道的。
去年(2016年)的诸神之战,网上查阅相关材料,报名项目有1587个,覆盖城市19座,投资规模20亿以上,其中北京分赛区冠军A轮融资1000万美元,上海分赛区冠军B轮融资5000万,深圳分赛区冠军A轮融资500万美金,这数字看起来绝对是杠杠的。灌木化生存也是我参加这次活动学习到的一个新名词,大概意思就是学习灌木顽强的生存之道,比如灌木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可以在沙质或贫瘠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可以休眠冬芽或夏眠,长期处于半休眠状态等。
云栖大会的后半阶段,组织者也邀请了很多嘉宾和中小创业者献身说法,传说中的路演,讲述自己的创业之路,产品是如何从一个创意到最终成型的,在这次大会中,OfO小黄车的CEO也过来路演了,还清晰的记得当CEO出现的时候,后面的一个人不自觉的发出感慨,“这么年轻”。2017年正是摩拜和OfO小黄车大肆扩张的年代,在上海的街头随处可见这两种共享单车,我也偶尔会骑着共享单车去上班,从娄山关路出发,经过静安寺,最终到达南京西路,骑行时间大约一个小时。
现在想来,那段骑行的岁月,还是充满了很多青春的气息…
发表回复